原子吸收光譜儀是一種基于原子吸收效應實現元素定量分析的儀器。從光源輻射出具有待測元素特征譜線的光,通過試樣蒸汽時被蒸汽中待測元素基態原子所吸收,由輻射特征譜線光被減弱的程度來測定試樣中待測元素的含量。
原子吸收光譜儀的工作原理基于原子對特定波長光的吸收現象。當輻射投射到原子蒸氣上時,若輻射波長對應的能量等于原子由基態躍遷到激發態所需的能量,原子會吸收該輻射并產生吸收光譜。基態原子吸收能量后,最外層電子從低能態躍遷到激發態。通過測定基態原子對特征輻射的吸收程度,結合朗伯-比爾定律(吸光度與原子濃度成正比),可定量分析樣品中元素的含量。
基本構成
光源:一般為空心陰極燈,發射出具有待測元素特征譜線的光。
試樣原子化器:主要有火焰原子化器和電熱原子化器(如石墨爐原子化器)兩類,將試樣中的待測元素轉化為基態原子蒸汽。
單色儀:由凹面反射鏡、狹縫或色散元件(如棱鏡、衍射光柵)等組成,用于分離出待測元素的特征譜線。
數據處理系統:包括光電轉換器及相應的檢測裝置,將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,并進行放大、處理和記錄。
性能特點
靈敏度高:可檢測低至ppb(十億分之一)級別的元素含量,適用于痕量分析。例如,石墨爐原子吸收法的檢出限可達10?¹?~10?¹?g。
選擇性好:通過選擇特定波長的光,可實現對特定元素的分析,避免其他元素干擾。例如,氫化物發生器可對汞、砷、鉛等8種揮發性元素進行微痕量測定。
準確度高:測量結果準確度較高,適用于準確分析。火焰原子吸收法測定中等和高含量元素的相對標準差可小于1%,準確度接近經典化學方法。
分析速度快:可在35分鐘內連續測定50個試樣中的6種元素,提高工作效率。
應用范圍廣:可測定70多種元素,包括金屬元素(如鐵、銅、鋅)和非金屬元素(如硫、磷),還可通過間接原子吸收法測定有機化合物。
操作簡便:儀器結構相對簡單,操作方便,易于化驗員掌握。